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毛泽东被一些出过洋的人嘲笑为不懂马列主义的“土包子”。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没有读过多少马列原著,虽然打过一些仗,但只不过是搬用封建主义的《三国演义》或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格言而已。
这对毛泽东来说,是颇为憋气的事情。他曾经感慨地说:照搬马列书本的教条主义害死人!于是,到陕北后,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弄来大批的书来读。目的是两个,一是从政治和军事上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一是从哲学文化上探索一种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1936年底和1937年夏,他先后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实践论》、《矛盾论》。一个是对十年军事斗争的总结;一个是在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和阐发。他一心一意要告诉人们的要旨其实只有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此相应,毛泽东当时读的书也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有关马列主义的哲学书籍,一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读了,就要用,而且用之得当。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谈到战略退却的必要性时,毛泽东举《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故事为例,说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接着又引《左传》中的“曹刿论战”一段原文,说明先让一步,敌疲再打,后发制人的道理。
在《矛盾论》里,毛泽东从哲学角度分析了《水浒传》里“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说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情况不明,方法不对。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祝家庄内部的孙立、孙新等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的木马计相像的办法,终于打了胜仗。讲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解决矛盾,要全面了解对象的情况,要有辩证法的全面的思想方法。
用这些素材来论述一些政治和哲学的话题,除了与教条主义者在思想方法上有着近乎天然的区别外,无疑与毛泽东的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像王明那样的年轻轻即到国外学马列,一回来就指手划脚,一跃而成为中共领导的人,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用《水浒传》、“曹刿论战”这样一些例子来论述同样的问题。
1937年11月底共产国际的核心人物的宠儿——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机场上,毛泽东发表欢迎词,说是“喜从天降”,称他们是“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回来之初,毛泽东对他礼遇有加,在一段时间里,中央领导层合影时,居中者往往是昂头挺胸的王明,毛泽东很谦逊地站在最边上。王明经常表现得不可一世。中央 当时在武汉设立了王明负责的长江局,指导南方的工作。王明进一步提出要把中央机关搬到武汉,中央上层表决时,竟只差一票就同意了他的意见。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在毛泽东的政治生涯里,这次会议是不同寻常的。刚从苏联回来的王稼祥带回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关于中国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领导机关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对中国革命各个方面都起了特别作用的口号——“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毛泽东说:“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洋八股必须废止”;“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建设“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王明在会上也有一个长篇发言。他同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不过,他用几乎是习惯的文件性语言作了转折,告诫人们:“不能以孔子的折衷和烦琐哲学代替唯物辩证法”;“不能以中国旧文化学说来曲解马列主义”;“不能在‘民族化’的误解之下,来忽视国际经验的研究和运用”。
虽不是有意唱对台戏,强调的重点显然有别。正是六届六中全会,最终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袖地位。而这时,他几乎是党内最高领导层中唯一没有到过苏联的人。但共产国际最终意识到,中国的问题,还是要靠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自己解决。而毛泽东似乎比任何人都知道,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让人们接受和理解马列主义,不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和民俗语言来解释和发挥,是不可能的。总结过去要这样,分析现实也要这样。
在延安,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是怎么来阐述这三大作风的意思的呢?——你们看,《西游记》里的唐僧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孙悟空很灵活机智。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吃苦,还有那匹白龙马,它不图名,不图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延安,毛泽东还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他又是怎样向人们强调的呢?——你们就要毕业上前线了。你们就像《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一样,在我们这个叫作延安的昆仑山修行了几年,你们学到了道,是“马克思主义之道”。如今要下山了。姜子牙下山的时候,元始天尊赠给了他三样法宝——杏黄旗、四不像和打神鞭。我也送给你们三样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1.毛泽东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命题?
2.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毛泽东与王明有什么不同?
3.结合本案例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