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系部主页   部门概况   思政天地   工作动态   教学科研   安全工作   关工委   返回学校首页 
 
学院新闻 
 系部主页 
 部门概况 
 思政天地 
 工作动态 
 教学科研 
 安全工作 
 关工委 
 返回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系部主页 >> 思政天地 >> 正文
 

民俗专家:清明节承载“感恩”文化已有2500多年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05日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2016年04月05日08:3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4月2日电 4日是清明节,这一天是我国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民俗专家介绍说,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堪称中国的感恩节,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据了解,关于“清明”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指出,二十四节气中,演变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为广大民众所共识。清明节成为二十四个节气中特别具有人文历史底蕴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其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和祭祖。

“上坟扫墓和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倡导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和‘感恩’文化。”由国庆强调说,清明祭扫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后人怀记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的恩泽,而祭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生者的尊重上。“对逝者最好的感恩,就是让生者活得开心幸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今人对清明节的认识要比以往更为宽泛。清明,除了缅怀追思之外,它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机。

由国庆介绍说,清明节前后,芳草始生,油菜花香,杨柳泛绿,郊外野游,谓之踏青,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明人在《帝京景物略》中说:“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又说:“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清明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年的清明都会形成短途出行和国内赏花踏青旅游的小高峰。而这也恰恰说明,清明节不只是哀思之日,也成为一个富于生活情趣,裨益身心健康的节日。

上一条:高职教育要办好特色品牌

下一条:莫言: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COPYRIGHT (C) 2017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