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我们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快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法,大胆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灌输式教学,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演讲式、专题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演讲式、研讨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的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演讲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采用演讲式教学,依次开展了以“知我中华,爱我中华”、“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理想与成功”、“感恩与责任”、“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传统道德”等为主题的演讲会。演讲式教学方法的采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演讲激情四溢、各具特色,对授课内容理解深刻。通过这种形式的授课,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点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真正起到了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效国之行。
(二)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具体步骤:首先,全体教师召开了教学讨论会议,研究确定了研讨的主题、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其次,布置任务。提前把讨论研究的方案布置到位,提出具体要求:1.研讨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具体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等为主题;2.分组:每组发言时间10分钟左右,每组确定主讲人、撰稿者、PPT制作者以及组员;3.研讨结束,每组上交一份研讨稿。要求学生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紧紧围绕主题,力争做到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三)实践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一贯坚持“三贴近”原则,选取社会热点和焦点,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我们分别开展了以“辉煌三十年——我看改革开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在行动”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在开展活动中,首先,布置任务。在课堂讲授改革开放理论时,把事先讨论研究的方案布置到位,提出具体要求:1.明确主题:“辉煌三十年——我看改革开放”,可以分门别类选取不同的角度制作专题,如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社会流行语、青春榜样、择偶婚恋等等的变化,回顾三十年的历程;2.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要发言人,其他同学补充;3.制作幻灯片或形成文字;4.写下心得体会。这些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所呈现出来的幻灯片制作精致、内容丰富生动,从不同的侧面很好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书写的心得体会情真意切。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亲自参与本次活动,搜集资料,整理制作专题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对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也更加拥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希望以后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在参与中学习,比起老师在课堂上纯粹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一)充分挖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潜力。长久使用的“黑板+粉笔”手段仍然有着现代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价值,对于授课中的重难点内容充分利用板书加以强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实物投影、电影动画、图像模型等手段与传统教学讲授相结合,将“大道理”变得直观生动、深入浅出,而绝不是把简单的把多媒体理解为白色背景的黑板而已。课件制作精美,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并茂的优点,增强了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
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局限于课堂,学生缺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和提高洞察力,才能使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建立在深厚的实践基础之上,才能避免空洞地从理论到理论。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教育中心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争取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
重视网络媒介的使用,建设自己的校园网,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教育阵地。可以考虑的做法是:其一,将政治课形成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程”,将之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其二,建立本课程的博客群,建议以每一门课为单位来建立,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开拓师生沟通新的桥梁,使得交流更为顺畅,学生们也更加愿意倾吐真实的想法,于教学而言,这样便捷可靠的反馈信息机制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网络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比如横向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