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系部主页   部门概况   思政天地   工作动态   教学科研   安全工作   关工委   返回学校首页 
 
学院新闻 
 系部主页 
 部门概况 
 思政天地 
 工作动态 
 教学科研 
 安全工作 
 关工委 
 返回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系部主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2年03月26日 浏览次数:【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所有专业

学 时:72学时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1 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课程定位

①该课程为必修课;

②该课程为公共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 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它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2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是在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开设的,即学生们接受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初步奠定了大学生做人的基础,树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新形势、分析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并在实践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后续课程:《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需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理和方法论分析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和正确的理解运用政策的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设计的理念就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将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由“要我受教育”转变为“我要受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第一,突出思想性: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大理论成果的理论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及能力,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突出人本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一切从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一切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及个体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磨练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第三,突出实践性:本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无一不体现出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因此,这门课程和社会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知和体会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

第四、突出高职性:高职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设置也不同于普通院校。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突出理论点的讲解,突出典型案例的分析,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突出实践教学中的深圳地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3.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在新时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党建问题,通过分析社会热点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主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的基础上懂得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懂得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正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基本目标

2.1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的基本理论问题,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交往的政策方针,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2职业技能目标:通过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合作沟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帮助学生进一步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根本上说是要使学生承担起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略)

3.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结合实际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根据内容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内容,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

4教学实施建议

4.1推荐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4.2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刘文娟 徐刚编著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张文化编

《邓小平理论与深圳实践》,俞仲文主编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4.3教师素质要求

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课程学习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4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

5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考评将重点放在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考评,结合课堂表现、活动表现等综合观察。具体措施如下:

5.1考核形式:实行学期考核制,考核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及要求决定。可以采用命题制卷考试、写小论文、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

5.2成绩评定: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采取多元考核,突出能力素质的考评。本课程将学生成绩评定分为三个部分:学生平时成绩为20分(含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研讨、新闻播报等);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为20分(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表现、作业、成果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期末考核成绩为60分。

6.学习情景设计(略)

上一条: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下一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首因效应”

 

COPYRIGHT (C) 2017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双湖大道8号 邮政编码: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