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上过别人的,还没有给学生上过。在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一个“网课”菜鸟教师开始上路。
一、学习篇
教务处和学习通平台下发了网课操作培训的视频,一点点接触和操作中,熟悉和掌握了超星学习通(手机端)和超星尔雅(电脑端)的操作规则。有了和班级学生的网上课堂后,网上授课也顺顺利利的“开始”啦。
二、实战篇
由于工作的需要,重点学习了录制速课。录制流程熟记在心,跟学生约好时间,真正要开始上课时,仍然是很激动。我把做好的辅导课件发送到班级群聊里,点击“直播课”,在手机端看到学生扣出的“1”,飞速滚动,真有些不能自持呢。记得先作了两句介绍,然后开始从李松林教授导入课程的学习,从“思想是时代的先导”讲起,具体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与“两个不变”,最后以“学出乐儿,学出范儿”结束。印象中,由于看不到学生的直接反应,当我讲得时间稍微长一点,就觉得学生在不在呢?一讲完,赶紧问一问,问“在吗?”瞬间“在”就开始持续刷屏;后来换了,问“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同意的扣1”,马上“1”就开始在眼前飞。现在觉得有些小儿科,当时看到回应,真是很兴奋。直播上完后,点击了“保存”,就录制成速课了。系统默认保存在公共资料里,我不知道。下午,被课程负责人发现了,怕影响其他同事,赶快删除了。
之后,又上了两次直播,声音直播,自己老师上课,学生参与热情也挺高。因为与规定视频学习任务在上课时间相冲突,就改为主题讨论了。要求学生一定要合理安排,根据自己的视频学习进度来自主决定。如果完成不了,就不要参与课堂的主题讨论。另一方面是因为,督学的工作量一下子压上来了,吸走了很多的课下的时间。前两周,搞到晚上十点钟都是每个网课菜鸟的常态吧。呵呵,督学统计表,分章节统计,需要复查每位同学的视频是否是刷的,严肃学风;当天通知,当天统计仍未完成的,再次通过学习委员,通过学习通直接与学生联系,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慢慢的,这样的资料积累了有十多页,也有一些因为写的太乱撕掉了。
因为学校要求靠前督导。也是受到别的老师的启发,开始使用“测验”、“问卷”“讨论”“作业”“选人”等功能项。一番试用,保留下来的有“问卷”、“作业”两项。“问卷”,可以兼有查缺课和调查功能。既可以知道有谁签完到溜了,此刻不学习的有多少人(结合实时的视频学习完成百分比),还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调查学生的观点现状,针对性开展教学内容的辅导;“作业”得以保留,是因为既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保留了系统的梳理,又可以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有一个没有想到的地方是,很多同学对“练习题”(即作业功能)十分地认真,要求打回重做不说,还在班级群里讨论,有个叫姚兴明的学生给解答,被封了个“班级解答员”哪。在班级主题讨论中,我发现学生比我想象的要更适应网络自主学习,真正喜欢的人学起来也更主动,开放式主题讨论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升级篇
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选择了自建课的形式上网课。自己家的老师,有着自己制作的“接学情”的课程,有着针对性的专题策划,还有自己老师的倾情讲授。我相信,专题讲授新冠专题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法律问题,一定是最适合的了。有了基本的计划和好的预期结果不是关键,关键是面对18、19级全体学生的这门课,怎么落实专题、录课、管理和考试。
经过联系老师,确定了主讲人,定好了专题题目,也已经开始备课和制作课件。怎么把它更好的“建”在学习通课程里,以“视频+测验”的形式出现呢?“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何录制视频,选择哪种软件录制出来的效果稳定,声音清晰,当时是完全不知道,心里忐忑。外加整体课程统管都在我这儿,脑子里最紧张的时候就想烧开的水停不下来火一样。
课程调课、排课(两个年级)、分课、建班、建课、录课、上课管理流程、考试组织,整个下来后,心情平静。此刻,真是回想起来,因为这些个工作,放进去了不下5个白天和夜晚,挨了家人无数的指责。不管家务不说,还腰疼脖子硬的,惹得他们又怪罪又心疼,换来的,是一门课程的平稳顺利完结,大家满意,也算值得。
说起来,录课、随机组试卷,是两个最让人有焦灼感的事了。
录课,在药学系同事张坤推荐下,使用了EV录屏。掌握使用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录出想要的效果,卡准录制的时间。一个自我介绍和片头,录制了6遍。因为时间紧迫,用充分准备之下的课件和教案尽全力录制,结束的时候,心累的发现,远远超出预想的时间长度。怎么办?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达预想长度,不休息。最后录到23点,时长满意了,嘿嘿,口干舌燥喉咙痒痛。也许,没有经历过的会觉得,不就是讲讲话,不舒服,又不是完成什么了不起的事;可是,经历过这个录制过程的同事,绝不会认同。王江涛老师,家里两个孩子,晚上录制,一个晚上3个小时左右,录制一段20分的视频;郭红梅老师,录制的视频里,可以听出干咳和声音的疲惫。等课程第一天正常开课,顺利的上了两次后,绷紧的神经才慢慢松开了。经历过,才获得能力。现在,叫我做这类事情,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啦!
同样,考试采取什么形式?在2020春季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群中征集大家意见,都没有什么经验。最后,决定采用建题库,随机组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试。工作量花在出题上的比较多,自己讲的专题,每位老师都出题,还不能重复,可真是花了不少心思。题型用什么?怎么出试卷给老师,不影响学生?让老师先答卷进行实验,敲准考试流程。这些事不显眼,不觉中就花费了2个小时的时间。还好,考试顺利,12个班的视频测试等日常学习管理都是100%,考试中出现问题的也统一了处置意见。
好的结束,好的心情。大家对我的赞,其实也是团结付出,上完一门课后,劳动后的那种喜悦的表达。同学在班级群里,对老师的依依道别和肯定,让全体老师倍感欣慰。
四、心得篇
通过网课五周的经历,我对上网课也有了新要求。对于怎么能把网课上出特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系统的知识学习。学生掌握专门知识,是需要层层累积,循序渐进。怎么把层层累积和循序渐进进行落实?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把准了大多数人知识掌握的程度,把关重点和问题,再进行第二遍讲授,那就是奔着金课和私播课的水平去了。
学生的学习输出。学生的输出能力,特别的重要。一是群体内的学习超前者,特别能影响同学者;二是,输出具有双重的标准作用。某些学生的输出,围观者看到一个直接的要达到的标准;某些学生的输出过程中,可以反应出学生群体的学习“痛点”,那就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对症下药”,举一反三的讲授标准。
所以,我在督导表中,也建议采用混合式教学。虽然,这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杜建芳